江苏大觉寺阿育王柱子_无锡阿育王石柱意义_阿育王塔

下图是江苏宜兴市大觉寺佛教广场的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柱的建造在江苏宜兴大觉寺佛教广场的照壁两侧,设3根圆石柱,柱身由国内罕见的山东五莲红色的石料雕刻而成,不易风化,更避免了其他天然石材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污染。其中4根“释迩摩尼柱”上,刻有反映佛祖释迩牟尼出生、修行、布道及涅梁过程的精美图案。

在每根“释迎摩尼柱”间立有高达21米、19 、19.7米的三根“阿育王柱”。柱身有中文及梵文金字题刻。“阿育王柱“的顶端还刻有面朝四方的四头象征威严的雄狮。其造型源于古印度阿育王柱传统制式。

无锡灵山阿育王石柱介绍
阿育王柱是国内罕见的由整根花岗岩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柱。相传与秦始皇同时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战杀伐,晚年自感罪孽深重,受僧人点化后皈依佛门。为弘扬佛法,他在各地竖立石柱,上刻经文供百姓学习,并派遣使臣出使周边各国传教,由此佛教才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无锡灵山阿育王石柱的下端为盛开的的覆莲式莲花纹,十六花瓣共围成一具壶形,覆莲中心的莲蓬,则支撑住顶盘与狮子,莲花有清净的含意。佛教建筑中常见的莲花座一般是置放佛和莲花像的台座。阿育王石柱在印度的意义不单单只是印度古代前佛教的宗教传统对宇宙之柱即宇宙崇拜的顶点,或者说树立在全国交通辐射的地方或分布在佛教流行地或佛教圣地来指引信徒,它还有纪念性意义或者树立王权的用途。

阿育王石柱的来源历史

阿育王“通过圣迹巡游、竖立石柱、刻写铭文、建筑窣堵波等方式,使之从单纯的教理层面转化为普通民众具体可感的宗教形态”当然,其中自然也有标识国境版图、彰显帝国扩张的政治意味。阿育王铭文对于历史文献尤为稀缺的古印度,对于研究古印度佛教史乃至其他诸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极为宝贵的原始文献资料。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是阿育王石柱柱头。阿育王为铭记征略,弘扬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这些柱子一般高十几米,重五十吨,柱身上刻有铭文。而现存包括完整者与残损断片者,共计15根,其中有10根刻有法敕。其中*著名的贝拿勒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

其中立在罗利亚南丹加尔的一根石柱,高约12公尺左右,是由一根完整的黄灰色砂岩刻成,柱身除法敕文字之外,光洁无纹饰,而柱头的狮子和莲花雕刻便成为装饰的焦点。

遗留在印度各地的阿育王石柱中,其柱头装饰,有共同一式的结构,即由下而上分别为:覆莲花瓣、横置圆盘(亦有方盘者)、立体动物造型等。其中立体动物雕像,有可分成单独一只动物与四只背部相合动物两类。而现存的遗品中,属于单一动物的柱头,尚有狮子柱头一例、牛柱头一例(以上出土于兰普瓦)、象柱头一例(出土于僧伽尸),推测原应有有马柱头,因玄奘大师曾在室罗伐悉底国看见一座刻有牛形的阿育王石柱,在劫比罗伐窋卒堵国见到两座刻有狮子的阿育王石柱,在蓝毗尼园,看见阿育王造的马头石柱。

二、阿育王塔

1.*阿育王塔的现状据佛教史籍记载,阿育王“分我(佛陀)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所造塔被称为阿育王塔,其所建寺被称为阿育王寺。传说中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不仅遍及印度,也扩展至世界其他国家。

 

在我国,关于阿育王塔数量的明确记述不同,分别有6处、17处、19处之说。我国有阿育王塔,始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康僧会致佛舍利,于金陵立建初寺,建阿育王塔。②据称,此塔为我国十九座塔之一。随着印度梵僧西来传经,多带有释迎佛或辟支佛舍利,到处造塔供养,一些也沿称阿育王塔,于是其数量远远超出了十九座之外。

除金陵三国时之阿育王塔外,西晋时会稽郑县,即今之浙江邵县有阿育王塔。这是传说中阿育王塔唯一遗存的一处。以后,北周在洛阳城白马寺南一里建有阿育王塔,甘州(甘肃张掖县)东二百里都善城东有阿育王塔,沙洲(新疆吐鲁番)城内也有阿育王塔,瓜洲(甘肃安西县)、岐州(陕西凤翔县)、凉州(甘肃武威县)、晋州(山西赵城广胜寺飞虹塔之前身)等地,都建有阿育王塔。隋之并州城东有阿育王寺(即今山西太原县旧晋元县慧明寺净明塔之故基),榆社(即今榆社县城内)、代州(今之山西代县)城东北角也有阿育王塔故址(现存的喇嘛塔迄今仍叫阿育王塔之名)。

宋元明清四代在闽粤一带建筑阿育王塔数量是不少的,如福建鼓山涌泉寺阿育王塔在半山亭中,将塔建立于高台之上;更衣亭宝筐印塔、神晏国师塔都是实际的例证。还有造型别致的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塔,明清之际,在福建雪峰崇圣寺里建有阿育王小石塔。

 

公元十世纪,我国五代的吴越王钱宏椒造塔“八万四千座”,凡此种类型之塔,一致也称作阿育王塔。已出土的有定州静志寺地宫阿育王铁塔、浙江金华市万佛塔阿育王塔、苏州瑞光寺塔金涂塔、上海松江李塔出土的阿育王塔。杭州雷峰塔地宫金涂塔、河南邓州市福胜寺地宫阿育王铁塔等。最近出土的有南京长干寺地宫的婆金阿育王塔。

邵县阿育王寺塔的来历在《明州阿育王山志》一书中有如下一段传说:“晋武帝太康三年壬,有并州离石人刘萨戈猎为业。病死见一梵僧谓曰:`汝罪重应入地域,吾甚汝,今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是阿育王所造,可勤求礼忏,得免于苦。'既苏改业出家,更名惠达,如言南行至会稽海畔山泽,遍求莫得。正烦恼间,偶闻钟声殷殷响地下。惠达竭诚恳求三日,忽见宝塔从地涌出,光明腾耀,其状青色,似石非石,高一尺四寸,方广七寸,灵盘五层,四角挺然,中悬金色小钟,舍利缀于钟下,圆转不定,绕塔四周,俱是镂空诸佛菩萨金刚圣僧八部等像。神工圣迹,非人力所及。塔之肇始,于斯时矣。”

三、阿育王柱为什么雕刻石狮子

《高僧传》卷一三、《法苑珠林》卷三一、卷三八以及元代觉岸的《释氏稽而阿育王石柱柱头装饰其实是含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下端钟形的覆莲瓣莲花,是清净高洁、尘埃不染的象征,是佛教离俗入圣的代表。上端四只背合的狮子,张口向四方吼叫,狮子是万兽之王,吼叫山林震动,威风八面,小动物莫敢不从,因此狮子比喻佛法,佛法彰显时,一切外道*法,都将销声匿迹,因此狮子吼便如佛正说法。而后期的佛法甚至以狮子的威猛来象征智慧的宁猛,故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便经常骑狮子,有了狮子般的智慧,则处事是无坚不摧,无障不克的。据说狮子的形象是随着佛教传入*扎根的。狮子是佛教中普遍最常见的装饰形象,所以阿育王石柱雕刻的就是石狮子,现在的阿育王柱有的是石狮子,有的是石雕狮子,雕刻形象要威猛有神。

作者:欧阳广彬

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极致........

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1827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 文本由 发表于 2018年12月4日23:30:54
  • 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佛塔和覆钵塔图片样式的意义作用与美观性 古建园林石材

佛塔和覆钵塔图片样式的意义作用与美观性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早已深深扎根,成为了东方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佛塔作为佛教建筑的代表之一,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 佛塔图片 佛塔的形状通常呈现出锥形或圆锥形,顶部是一座小塔或一个锥形笼罩。这一造型的意义在于寓意万物皆缘,身体归于自然。佛塔的建造旨在提醒信众要虔诚崇...
汉化佛教寺院石塔佛塔石经幢雕刻: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石塔_佛塔经幢

汉化佛教寺院石塔佛塔石经幢雕刻: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汉化佛教的寺院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其中,塔、经幢等雕刻建筑元素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的瑰宝。本文将详细介绍汉化佛教寺院建筑雕刻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其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 一、塔的建筑形式与特点 塔是佛教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
阁楼式佛塔石雕舍利塔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寺院雕刻

阁楼式佛塔石雕舍利塔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阁楼式佛塔石雕舍利塔建筑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追溯到隋朝,这个短命的王朝统治中国仅仅持续了三十七年,然而隋朝皇帝却在建筑和工程设施方面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第二阶段则延续至唐代,跨越了两宋和辽金时期。最后一个阶段则发生在元明清时期,标志着我国佛塔石塔和舍利塔发展的混...
舍利塔的作用是什么-寺院石塔图片大全 石塔_佛塔经幢

舍利塔的作用是什么-寺院石塔图片大全

石雕舍利塔属于石塔的一种,在佛塔体系中属于重要建筑,是佛教中的宝藏,在佛教寺庙中,你可能会经常看到一个独特的建筑物,它高耸入云,庄严而神秘。这就是舍利塔,被用来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舍利塔通常由石头制成,是佛教灵性与建筑美学的结合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舍利塔的背后故事和栖霞寺舍利塔...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