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传说上古时舜之师单卷曾居于此,人尊称他为单父,并以其名为县名,称为单父县,后改为单县并延用至今。相传单县境内曾建石牌坊、石门楼百余座,素有“牌坊县,之誉,据县志记载:建造精美的有34座,仅单县城内即有15座之多。均为四柱三间全石结构的石门楼,但遗憾的是这许多艺术珍品在“史无前例”的浩劫中纷纷被拉倒砸碎.在群众的保护下,仅有两座牌坊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两座幸存者即至今竖立于县城北关的“百狮坊”和“百寿坊”,这是堪称全国罕见的清代石雕艺术遗作。
百狮坊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所建。该坊为青石仿木结构,高约12米.宽约8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顶。正问檐下六垛斗拱,次间上下檐底各三垛斗拱。石牌坊整体造型比例匀称,端庄挺拔,华美富丽,虚实安排极具匠心,远观近赏均有很高艺术价值。
石牌坊的通体雕刻运用了圆雕、透雕、高浮雕、低浮雕等多种艺术手法,雕刻了以狮、龙、凤为主的多种动物以及花卉、云纹、卷草和各种图案纹样,使得整个石牌坊既统一又多彩多姿,十分丰富,使人百看不厌,每看完有所得,给予观赏者以艺术欣赏的满足。
八根夹柱雕刻八组狮子,每组一头大狮并攀附着五个幼狮.每头雄狮都身披卷曲毛发,翻鼻环目,阔口利齿,威猛矫健,各具英姿.雕刻匠师又通过对各个幼狮的生动刻划,衬托出雄狮眷爱之情.这些小狮有的相互耍逗,有的搔痒自娱.有的在大狮足下仰首顽皮,有的攀于大狮腿上,或亲吻大狮,显出纯真娇态.有的拨弄大狮项铃取乐,表现出雕刻者对生活入微的观察及艺术构思的巧妙,创造出生物天趣耐人寻味.狮座三面雕有透雕松狮图,或方或圆形构图,也十分生动精美.这些不同形式的狮子使这座石坊独具特色故此称之为“百狮坊’。
石牌坊四根立柱浮雕着翻卷出没于飘逸的祥云之间的四条较龙,成为支撑石坊架构的重要组成.正间上下额坊均楼空雕刻`二龙戏珠’,上额为平面雕刻浮雕,下额则雕刻于弧面之上,题材虽同,手法有异,以龙象征至尊至贵;正间中间额坊透雕申枝祥云牡丹,枝叶扶疏,五彩缤纷,似香沁肺腑,显示雍荣华贵的气派,离意着“富贵万年”楼檐之下的兽斗花拱,如意枋板,脊及檐角雕刻吻善,象尊,石象背驮宝瓶,憨态可爱.正脊中间双龙托鼎,高耸蓝天,雕刻造型优美、传神.石牌坊东侧南端额坊浮雕祥云凤凰,构图饱满有力,凤凰线条通畅而富韵律感.仅于狭小空间即可创造出有独立艺和次赏价值的作品.由此可见雕刻石坊匠师们的总体艺术造诣和技术精堪水平.石牌坊其它部位如脊、坊心边沿、雀替板等均以浮雕或平面浮雕等手法雕成云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及几何图案纹样。
据传说原来在石牌坊正间下坊板的孔鼻上,曾悬挂一完全镂空的石雕鸟笼,架上石鸟唤,可谓石雕作品中巧夺天工的神品了.牌坊的石雕技法功底深厚.为清代石雕中罕见的上乘之作.雕刻精美,玲珑剔透.繁而不乱,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刀法纯熟,线条刚劲饱满有力,既或是须弥座上的几何纹样雕刻,也可见其工艺极为精湛严谨。石匠们将真情溶于他们的刀凿,石雕作品成为我们后人和古代雕刻匠之间审美观和情感交流对话的桥梁,这或许就是这座二百多年前建造的石牌坊的雕刻艺术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保护的原因吧!
百寿坊位于百狮坊西南百米处.清乾隆三十年(1765)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妾孔氏建,因前后坊心边沿雕刻百个不同篆体“寿”字而得名。其体量规模及整体造型近似百狮坊,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湛生动,均可与百脚坊媲美.其狮座下部左右浮雕的圆形及方形蟠摘、仙鹤图案,刀法简洁洗炼,造型古朴优美,构图饱满。狮后夹柱板上刻着四幅花鸟画浮雕,如牡丹舞蝶、梅花喜鹊、桃花喜燕、山茶锦鸡等翎毛花卉题材。画面构图新巧,’雕刻精美是石雕作矗鲜见手法。
这两座仅存于单县的清代石雕巨制,使我们对雕刻匠师精湛的艺术构思和完美的雕刻技巧赞叹不已。他们承继了我们我们民*优秀的雕刻传统,为我们民*文化增添了光辉。
作者:欧阳广彬
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极致........
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12301688.com)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archives/449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号
- 我的微信号扫一扫
-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