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的历史
平和市九峰镇南门外文庙门口,有一座牌坊,名龙章宝宠坊,又名石牌坊。
石牌坊高10米,宽0.7米。 这是一座三层三间的仿木建筑,全部为预制石构件。 石牌坊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567年)。 是曾宗龄的父亲曾宗龄、母亲曾宗龄的北京军马师师长张氏的功勋牌坊。 整个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1986年,平和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单位。
文庙门口为何要建石牌坊? 九峰人的迎亲队伍为何不从石牌坊下经过? 看来有很大的背景。
曾章,字德尚,小号石溪,九峰人。 “十四岁入布依族学生,入太学”,后参军。 他曾多次“为剿灭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史载,曾章内史后,“命祖宗教,穷,修祖英玉,为善,最乐为乡民劳苦”。 78岁。
石牌坊的历史典故
曾章年轻时聪明,就读于县学,学习成绩很好。 有一天,一位朋友丢了钢笔,怀疑是曾章偷的。 争吵没有解决,又被带到了文庙。 没想到,曾章竟然还扔了一个“接杯”,他也无法辩解,就被指控偷笔了。 少年曾章被冤入狱后,发下誓言:城隍冤枉了好人,将他封为神。 等我增张将来出名了,我一定要表达我的愤怒。
后来,曾章仕途顺利,被任命为北京兵马都指挥使。 一日,他扮演太上皇,盛装打扮回到家乡。 坊址选在北门外文庙门口,碑上刻有他的俸禄。 曾章的本意是每次“出巡”都让城隍从他脚下经过,以消除旧怨。
据民间传说,牌坊建成后,每次城隍出巡,都不敢经过牌坊。 因此,当地结婚的人都不遵循这种方式,直到明天,九峰人仍然有这个禁忌。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