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供应产品 > 石雕狮子_石狮子图片 > 交通大学石狮子-明清唐宋狮子雕刻特点
 
 

联系我们

  • 嘉祥长城雕刻有限公司
  • 电话:13791739397
  • 传真:0537-6855252
  • 邮箱:13791739397@163.com
  • 网址:-
  • 地址:嘉祥县长城雕刻厂
 
 
 
 
 

交通大学石狮子-明清唐宋狮子雕刻特点


发布时间:2013-06-24 00:00:11 阅读:28000

   狮子石雕自汉代出现,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融合,至唐代其造型己基本完成了由接受到改造的过程,中国的石狮子程式化造型已基本完成。自北宋以后,虽然狮子雕塑仍在不断地变化,但大体上已趋于稳定。

  

  唐代以前,狮子造型多取立走状,类狮类虎,双翼、鳞甲等装饰,具有神化的意味;唐代以后,蹲坐镇守石狮成为一种重要类型,形象较为写实,肌肉被雕饰得夸张有力,四肢变得更加粗壮,双爪变得更加厚大,头部的比例较大,造型圆润,装饰线条绚丽华美,神情也变得威而不怒,温驯许多。在细部特征上,唐代以前多伸颈昂首,张口吐舌;唐以后头颅低垂,张口藏舌,咧嘴露齿,螺髻状嚣毛。这种转型,对以后一千多年的石雕狮子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交通大学门口的石雕狮子

  现代很多石雕艺术家认为唐代石雕狮子是我国石狮子的最高峰,宋代的石狮造型,逐渐失去了唐代昂扬霸气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温顺内敛的造型特点,形象塑造上更能体现镇守护卫的作用。宋代巩义帝陵陵前石狮,比起唐代更接近真狮原形,狮子的头及头上的卷毛刻画逼真,但整体神态却不如唐代石狮威武有力,这个时期的石雕麒麟也是这种雕刻风格,狮子和麒麟、貔貅、龙凤、龙龟同属于中国传统吉祥雕刻。从南宋四川大足北山文殊菩萨骑狮造像,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转变。其后,元代所铸上海豫园仰山堂前的狮子,尤为注重结构上的塑造,肌肉的起伏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但较宋代,更显温顺、驯化。明代帝陵前也多列置石狮,而且数量较多,天安门前的石狮子也是明代制作的,虽然精美,但霸气缺少很多。如位于江苏泅洪县的明祖陵神道上立蹲坐的石狮达8对,形象更加写实,造型趋于复杂,细部刻画较多,如四肢有肌肉起伏,头上有卷毛,身上带着铃挡,但不大注意狮子整体的气势。从明代陵墓前石兽来看,只有帝陵前才放置石狮。但石狮的雕塑已略失威严,北京天安门石狮就是明代雕刻中的杰作,且蹲踞的姿态中带有蜷缩感,表现得十分驯良。石狮子花岗岩

清代陵墓狮子日渐势微,造型与明代相似,在雕刻手法上更为细致繁复。国外研究者也注意到了中国狮子雕塑中的这一普遍特征:“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所有的狮子雕像中,它都被表现为前爪伸直的坐姿一一那两只前爪不是双双着地,就是一爪抬起呈凶猛威严之势。”’“艺术家所表现的狮子绝不是可怕的猛兽,尽管它有着大大的眼睛和凶猛的面容。常见的狮子形象是披着优美蜷曲的鬃毛,在牡丹花丛中玩乐,或者像小猫似的与神珠纵情嬉戏,……甚至不太像是真正的‘森林之王’。”’有国外学者认为,狮子戏球跟神话有关:“狮子通常被表现为戏球,这似乎说明,他们更多地将之归到了神话的那一类。”    唐代以前的石狮主要分布于陵墓、佛寺建筑中,被塑造为陵墓、宗教建筑守护者及护法者的形象。“狮子雕像常被放置在寺庙大门和房屋柱廊处,有时作为守墓者见于坟地;但是,那种三裂的尾部和粗短的身躯,证明了该动物的种种样式是何等地因袭传统。”‘唐代以后,狮子在民间得到广泛认知和运用,威武的汉唐风格石雕狮子雕刻在我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元代,门前置石狮己蔚然成风,《析津志辑佚·风俗》一记载:元代“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凿成,亦如上放顿。”到了明代,宫廷建筑、陵园塔寺、佛庙宅院都有石狮摆设,石狮护卫的对象扩展到了几乎所有需要保护的东西。清代,石狮作为一种广泛的题材,不仅在陵墓中得以沿用,而且在宫殿、园囿、官署、寺院、民居等地,无不列置石雕狮子雕塑,使其从较单一的陵墓守卫形象转换为装饰门楼、点缀园林的重要内容。

版权属于: 长城石雕 (http://www.shidiao136.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其他人人阅读了:


 
关键词:
 

在线留言

留言内容
用户名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留言记录

    暂无数据